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介绍
余小强

  余小强,男,1980年考入中山大学化学系本科,1984年考取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天然有机专业硕士学位。1987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之后留校,任职中山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5年,担任助教、讲师。1992年6月赴美深造,就读于堪薩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攻读生物化学专业博士。1997年博士毕业后在堪薩斯州立大学先后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助理教授。2002年9月受聘任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校区)(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Kansas City)生物科学学院助理教授,2008年提升为副教授,获终身教职。2014年晋升为终身正教授,2013–2017年担任密苏里大学生科院分子生物学与生化系系主任。

  2002年至今连续获得并独立主持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四项研究课题,总经费超过二百八十多万美元。2008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课题。担任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常任评委,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评委,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海外一审、二审专家评委,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局成员。被聘为Insect Science、PLoS One、《应用昆虫学报》等杂志的编委和国际多种著名杂志的评委。至今共发表120多篇SCI科学论文,文章总SCI影响因子超过400(平均每篇SCI影响因子3.3,昆虫领域杂志的平均影响因子为1左右)。文章被引用5400多次,所发表论文的H-指数(H-index)为39。被聘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客座教授(2005.1–2010.12)、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客座教授(2010.12–2014.12)、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2011.10–2014.10),担任中国昆虫学会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6–今),海外中国昆虫学者联合会(OCEA)秘书长、副会长和会长(2013–2015)。与国内多所大学和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辅导研究生,帮助学生设计实验、解释结果、修改论文,共同发表SCI合作文章60多篇。多次应邀在重大国际和国内会议上做主题和大会报告,多次担任国际大会(如2013–2015年美国昆虫学会年会海外中国昆虫学者联合会分会、2015年第五届国际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2014年昆虫分子生态与害虫防治国际研讨会)主席和组委员成员。

  长期致力于昆虫先天性免疫研究二十多年,尤其在模式识别受体、抗菌肽基因表达调控及免疫信号传导途径等研究中取得一些关键的发现,做出了一些原创性的贡献,在国际上得到认可,有较高的知名度。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昆虫免疫与C-型凝集素功能的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几个实验室之一。在凝集素作为模式识别受体调节细胞与体液免疫反应以及酚氧化酶激活等研究方面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建立了体外包囊与黑化、吞噬、酚氧化酶激活等实验方法,已被世界上多数实验室广泛使用。发现并阐明昆虫C-型凝集素作为模式识别受体在酚氧化酶激活、包囊与黑化以及吞噬中的功能,在对虾中首次克隆了Toll受体和发现抗病毒的C-型凝集素,第一个命名丝氨酸蛋白酶同系物并阐明其在酚氧化酶激活中的功能,为酚氧化酶激活与黑化反应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昆虫中多种TollSpz配对的可能性及多条Toll-Spz信号传导途径在免疫中的功能,证明了昆虫中的MD-2(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2)蛋白与哺乳动物的MD-2蛋白一样可以参与免疫信号转导途径、调节抗菌肽基因表达,并提出了昆虫中的Toll-LPS免疫信号传导途径。同时在昆虫中发现了除NF-κB转录因子之外新的LITAF(LPS induced TNF-alpha factor)转录因子,并发现Forkhead家族的转录因子也可以调控抗菌肽基因表达,这些研究成果对动物先天性免疫信号传导途径的进化和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下载:
余小强英文简介.doc